今年股市的风格究竟将发生怎样变化,通俗地说,到底是成长为主还是价值为主?2018年初我曾撰文说,股市的风格切换不会以年为单位,即不会按地球每公转一周来切换一次风格。2019年经济会怎样?我觉得还是下行趋势的延续,争论前低后高或前高后低毫无意义,因为增速的波幅都不会超过1个百分点,即便是前低后高,也不改变增速缓步下行的长期趋势。不过,风格的变化更多地反映经济结构的变化,这是可以从宏观角度去探讨的。 2019年股市风格将是2017年的延续宏观对于股市趋势演变的“指导”意义似乎不大,因为“股市是经济晴雨表”,而非“经济是股市的晴雨表”。窃以为宏观经济结构变化对股市的风格变化影响,倒是可以提供较为有说服力的依据。 比如,2013年是股市风格切换之年,创业板、中小板的开始从底部崛起,其背景是国内经济结构出现明显调整,传统产业遭遇外需不足、内需乏力的困境,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行业发展迅猛,政府为了稳增长,大力鼓励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。 为了描述这一阶段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状况,中泰研究所考虑到数据分析的时间跨度和数据可得性,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样本筛选。最终选取了100家电子行业民营上市公司、45家通信行业民营上市公司、107家计算机行业民营上市公司,共计252家科技型民营上市企业,进行财务状况的分析。 数据统计发现,2013年至2016年,民企科技类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大幅上升,到2016年见顶。2017年至2018年(预测数据)大幅回落。 254家科技型民营上市企业净利润增速 来源:Wind、中泰证券研究所 那么,2019年科技类上市公司的盈利前景如何呢?我觉得应该把行业和公司分别看,行业的整体成长性还是比较好的,如信息技术产业去年GDP增加值的增速在30%左右,而传统产业如金融、地产和建筑的增长率大约在3-4%之间。新旧动能之间的差距有近十倍! 但是,我发现近年来,不仅传统产业的行业格局已经定型,不少成长性行业的集中度也大幅提升,如光伏行业、芯片行业、互联网行业等,颠覆甚至搅局的机会都很少了。2013年的时候,马云说:“金融行业需要搅局者,更需要那些外行的人进来进行变革”,于是,互联网金融成功搅局了金融业,金融业被动发展金融互联网。 如今,连小商贩都只提供两种标准化的收款方式:支付宝扫码和微信扫码。谁还能再度搅局金融业呢?传统的垄断被打破,新兴的垄断又迅速形成,赢家通吃,很多行业连留给老二的份额都少的可怜,中小企业高成长的机会当然有,但与五年之前相比,能够成功晋级者已经大幅减少了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